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情
研学游:研而有学方可行稳致远
时间:2024-08-29 19:15:00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浏览:

红色研学、科技研学、乡村研学……研学活动遍地开花。
探历史古迹、览山川湖海、访知名学府……研学项目层出不穷。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此后,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如雨后春笋,备受学生和家长热捧,并持续升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寓教于乐、寓教于游都是备受推崇的教育手段。研学是否能“研”有所获?研学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让“研学热”持续“烧热”?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从业者和专家。
持续升温 研学游“火”出圈

根据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市场销售规模有望达1469亿元,同比增长61.6%,预计到2026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可达2422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火热发展的行业,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研学旅行的支持力度,再加上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希望通过研学旅行来拓宽孩子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这种日益旺盛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研学市场的不断扩大。”民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会副秘书长宋银军几年前就关注到了研学旅行发展,并进行了多次调研。
以黑龙江省为例,宋银军告诉记者,今年1月“尔滨”现象的走红带火了黑龙江暑期的“研学热”。黑龙江省教育厅与文化和旅游厅还联合培养了500名研学指导师,以提高研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帮助拓宽孩子眼界,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是送孩子去研学的初衷。”今年,致公党辽宁省委会组宣部四级调研员孙丽丽的孩子参加了朋友推荐的5天4夜腾格里沙漠营活动,费用在7000元左右(包含往返机票)。
“这是一个教育直播群的老师组织的研学营,群里都是一些宝妈,日常咨询小学期间孩子的教育问题。该群主每年组织一次沙漠营,这是第3年了。我家孩子跟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这个研学营,包括徒步8公里穿越沙漠、帐篷露营、滑沙等项目。”孙丽丽表示,孩子参加完活动,回来感觉很有成长和收获。
与孙丽丽家的情况类似,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会宣传处处长刘影的孩子今年也参加了暑期研学活动。据刘影介绍,她的孩子即将就读六年级,统一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题为“一座金陵城、半部民国史”的项目式研学。该研学项目一共6天5晚,从吉林长春出发去江苏南京,先后参观游览南京地标式建筑和人文景观等,并结合南京城历史进行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等现场教学,总费用为3750元。“在升初中前参加这次研学活动,是为了参与集体活动不掉队,让孩子在外出集体生活中感受团体的快乐,领略不同的城市魅力。”刘影表示。
“家长们对研学旅行的热情正在逐年升温。”民革党员、瑶族写生部落创办者黎宪锋敏锐地觉察到这一趋势。2017年,黎宪锋来到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古寨。在当地中共县委、县政府优惠政策的帮扶下,他创办的瑶族写生部落在瑶山乡拉片村诞生并运营。自成立以来,瑶族写生部落与全国84所艺术学院、63所高考培训机构以及41所研学旅行社展开合作,吸引了来自全国超过10万名高校艺术生。
“我们的研学活动项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对瑶族、布依族等多民族传统工艺的学习和实践,如扎染、蜡染、树膏染、豆浆染等。其中,开设的特色项目将美术创作融入染织绣制作工艺,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发挥创意。”黎宪锋还表示,今年瑶族写生部落接待的研学团体人次较以往有所增加,研学成员主要为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
“‘研学热’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态,它反映了不少家长存在的教育焦虑心态、攀比心态等。与此同时,这也折射出部分地方的教育商业化问题。因此,家长在选择研学项目时应该更加理智,坚守教育的初心,避免盲目跟风。”宋银军表示。
良莠不齐 研学旅行需理性对待
清华北大门口排队换衣服拍照打卡、研学旅行住的酒店潮湿发霉、餐食一天比一天差……研学旅行火爆的同时,吐槽和投诉也充斥着社交媒体。
对此,孙丽丽也感受颇深。虽然此次研学旅行顺利结束,但对她和孩子而言,算不上圆满。“在研学的过程中,孩子和老师发生了一点小矛盾,老师没有很好地处理,家长不在现场也没办法及时处理,导致后期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学效果。”孙丽丽表示,除此之外,她还发现研学营的相关问题,如组织不规范、过程不透明、几乎没有监管等。
吉林省某研学公司总经理李俊宏所在的企业6年来一直专注中小学的研学工作。在吉林,该公司与几十所本地幼儿园、中小学密切合作,打造了10余个专业研学基地,同时面向全国也与多家优质研学基地合作。
见证了研学游的发展,并深入参与研学工作,李俊宏深有体会:“当前研学旅行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规范和引导。例如,研学项目价格虚高、课程设计粗制滥造、游而不学等现象屡见不鲜,致使研学的本意被扭曲,沦为简单的‘到此一游’或‘名校参访’等形式主义活动。如此一来,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金钱,也未能达成预期的教育成效。”
在湖南省醴陵市,研学旅行也十分火热。这里地处湘赣门户,是千年古邑,红色将军县,文旅资源丰富,催生了以农业劳动、户外露营、陶瓷体验、团体拓展训练等课程为主的研学活动。据民革醴陵市委会副主委丁冰介绍,近年来,他们在参政议政方面十分关注研学产业,不久前民革醴陵市委会主委雷向军带领调研组一行围绕“发挥文旅资源优势 做强研学产业”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民革醴陵市委会发现,当前研学市场存在顶层设计定位过于狭窄、体验式研学项目同质化竞争、专业研学人才缺乏和文旅配套产品不足等问题。
尽管研学旅行问题不少,但研学旅行真的一无是处吗?不少受访者表示,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民盟盟员、重庆市龚滩吴冠中纪念馆馆长戚玉龙一直在通过“先生书屋”推广公益阅读。后来,“先生书屋”还被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委授牌青少年之家、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面向全国各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研学。今年7月至今,“先生书屋”已有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十多个高校的大学生300余人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龚滩非遗文化研学。
戚玉龙告诉记者,最近一次研学活动让他印象深刻,也颇受鼓舞。“最近一批来研学的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他们来龚滩做童诗社互动。学生们说,两天的研学活动,他们从艺术、文史到童诗写作等方面体验感极强,收获满满。”戚玉龙骄傲地说。
“我个人觉得研学是个不错的事,有学校带着孩子们外出,有老师引导孩子了解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寓教于游,孩子们也比较放松。尤其是在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特别‘卷’的时代,研学能让孩子身心都放松。因此,在不完全趋同的情况下,我觉得一年一次没问题。”刘影告诉记者,研学旅行结束,孩子感觉挺满意的,觉得留下了一段开心的回忆,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集体快乐。
戚玉龙表示,研学旅行营销形式大于内容是目前的通病,但真正好的研学活动也是很有价值的。不过,要做得有内容、有思想、有趣味,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多措并举 让“研学游”变“研学优”
研学旅游一头连着校园和课堂,一头连着自然与社会,需要更细化的行业规范管理、更多维度的安全保障体系,如此才能实现“双向奔赴”。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应结合行业实际出台中小学研学实践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研学机构、学校、家长、保险公司的各方责任,研学机构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去年7月,宋银军着手调研研学问题,并组织民革党员中的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等进行研讨,最终完成《建议促进研学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出了如上的建议。
针对研学项目同质化问题,民革醴陵市委会提出,应深挖资源,设计多层次、差异化的研学项目,研学项目设计从参与者动手、动脚、动眼、动耳、动脑等多个维度,从好奇心和与众不同的体验感入手,满足特定人群的个性化、体验化、情绪价值等需求。
“从我的参与经验来看,研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因此,黎宪锋表示,应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设定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并给孩子们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如何让“研”之有道、“学”之有理,这是戚玉龙在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做好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必不可缺。具体而言,研学得让每一个人参与进去,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同时加强互动交流,让大家深入探讨,从而达到启迪智慧、浸润心灵的效果。“比如,不久前我们在‘先生书屋’开展了一场研学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针对古镇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短板提出了建议。座谈会后,大家对座谈内容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调研报告,并生成提案提交给当地政府。我觉得这很有意义,我们也都期待得到相关部门的反馈。”戚玉龙说。
李俊宏还建议,研学机构在设计课程时,要确保“研”与“学”的平衡。家长和学生也应当理性看待研学活动,不盲目追捧名牌学校或高端项目,而是依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适宜的研学活动,让研学活动回归教育本质,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